怎样看待人民币汇率改革方向?-汇有钱途

怎样看待人民币汇率改革方向?

XM十周年100万美元奖励活动

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重燃拉动美元指数近日小幅走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5月19日及5月25日两次较大幅度走低使得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波动。这样的汇率波动,引发了市场担忧。人民币是否正迎来新一轮贬值?中国央行是否有意引导中间价大幅下调从而提前释放美联储加息带来的贬值压力?如果人民币重启贬值信号,是否又将引发新一轮资本外流?一时间,各种争辩喧嚣尘上。应该怎样去理解这些问题?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与汇率定价机制是相符的

5月27日,央行在其官方微博发布澄清公告,重申中国人民银行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并表示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在澄清声明中指出,近日有各别外媒报道《中国央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立场松动》和《中国官方试图确认美联储是否将在6月加息》,以上报道捏造事实,误读读者,误导市场舆论。我们这种违背新闻职业操守、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谴责,并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求相关责任的权利。

在央行提及的这篇由《华尔街日报》刊登的《中国央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立场松动》文章中写到,“一份会议纪要显示,在3月份的一次闭门会议上,一些经济学家和银行界人士要求中国央行停止对抗市场并允许人民币贬值,一名未具名央行官员则表示‘第一要务是维持稳定。’据接近中国央行的人士透露,1月4日,央行非公开地摒弃了市场化机制;这一转变未曾公布。据接近央行人士透露,央行在确定每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时,不断在兑美元汇率和兑一篮子汇率之间转换,以此引导每日人民币走向。”

关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央行在不久前已公布且进行了详细解读。

5月6日,在央行2016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首次进行了详细解释,并表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所谓的“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是指做市商在进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时,需要考虑“收盘汇率”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两个组成部分。

具体来讲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做市商根据上一交易日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变化情况,计算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需要变动的幅度,并将之直接与上日收盘汇率加总,得出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并报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举个例子,假设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5000元,收盘汇率为6.4950元,当日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指示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需升值100个基点,则做市商的中间价报价为6.4850元,较上日中间价升值150个基点,其中50个基点反映市场供求变化,100个基点反映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

这一定价机制使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变化更好地兼顾市场供求指向、保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和稳定市场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定价机制公开后,市场参与者发现每日中间价变得更加有迹可循。多家银行在接受调查时表示,每日向央行报送的参考报价与央行最终公布的中间价差距不大。从“811”汇改以后的各种价格变化来看,人民币中间价的报价机制已经十分透明公开。

汇率波动会更加场化

在近日美元延续上涨动力之时,人民币的确出现贬值迹象。部分市场人士担忧,人民币贬值预期重燃或将引发与今年1月份相似的“中国式恐慌”交易,当时因中国经济数据变化,做空人民币力量突然急剧上升,新兴市场汇市亦出现连锁反应。

对此,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表示,目前美元指数处于短期震荡阶段,全球流动性不足导致一个新的周期产生。“新周期中人民币有所波动是健康的”,波动意味着灵活性,而灵活性则能有效地应对未来风险。

花旗银行一位外汇分析师表示,待今年10月份人民币正式成为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一员后,中国或将向着更大的外汇灵活性发展。

对于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与改革方向,5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权威人士访谈中曾报道:“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