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营改增”:揭秘银行账本
“营改增一来,对我们银行而言,税是要多交的”。唐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贷款和票据直贴两块是‘大头’,债券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两块是‘小头’“。
唐先生是北方某家城市商行财务部门管理层人士,他做了个测算:“贷款这块多交5000万税,直贴票据这块多交3200万税,持有到期债券这块多交1000万税,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也有500万税要交。”不过好在“有出也有进”。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费用及支出和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款接下来也都能抵扣,这样能为高原所在的银行节省大约4000万的税; 而逾期超90天的应收未收利息也明确暂不缴纳增值税,这又为银行省了几百万元。
这样一来一去,营改增落地后,唐先生所在的银行或将因税每年少赚约5000万元利润。而这不过是一家去年净利润仅十几个亿的小银行。
银行业谈起营改增,还有一个几乎人人都会提及的跌宕情节: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直到4月底才给“质押式买入返售金融商品”和“持有政策性金融债券”这两项的利息收入打了个“补丁”,出了一份补充通知,把两者利息收入豁免在增值税征收范畴之外。
刘先生是另一家业务体量较大的城市商行的金融市场部总经理,他们银行,持有的债券里60%以上都是金融债,而金融债里90%以上都是来自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农发行这三家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债。截至4月30日,刘先生所在银行政策性金融债的持有量逾百亿,票面利息收入就有4.8亿元,如果按6%计税金就要多交2900万元。
两位业内人士的表述仅代表了两家银行,并非所有银行在营改增之后都会出现利润下滑,也有幸运的银行“进项抵扣税”比较高,比如,能取得增值税发票的开支较多、或是购进固定资产较多的,尤其是对于有大额投资建造房产项目者,如果项目能取得增值税发票,则营改增后可以抵扣掉大额税金。
银行账本:税负增加部分
金融营改增落地,对整个银行业而言,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局3月24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下称“36号文”),贷款利息支出不可进项税抵扣,这就导致贷款利息收入实际上相当于按全额征税。
以唐先生所在的银行“账本”来计,贷款、投资等应税收入,原来都是按5%营业税税率直接计税,现在则按6%增值税税率计算,其中再涉及营业税为价内税,增值税为价外税,因此增值税是按6%税率进行价税分离后再以6%税率计税,即销项税=销售额/(1+6%)×6%,由此,实际税率约从原来的5%上升至约5.7%。
这样一来,唐先生所在银行去年全年贷款利息收入、投资利息收入及手续费等应税收入合计约70亿元,不计今年收入增量,营改增后这块业务预计增加税负约5000万元。
除了贷款,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同业业务活跃的银行,还在担心着自己的票据业务。在票据市场上,有一大批银行深度介入票据转贴现业务,一些小银行成为票据链条中的“过桥行”,直贴票据后短期内(极端情况下1、2天)转贴出手。
举例来说,如果该行1月1日直贴了一张6月30日到期的票据,但2月1日就转贴出手的话,原本只要交持有1个月期间利息的营业税,但营改增之后,可能要按票据期限交6个月利息的增值税。
再进一步,当营改增动到这一块业务的利润蛋糕,政策刚开始执行时,一批本来在行业里做直贴票据“过桥行”的银行会越来越不愿意做第一手贴票,而做后面流转的转贴行则更“划算”,不需要为期间的利息收入交税。
利益分配机制变化,就会走向重新平衡。由此推衍,开票客户的成本有可能会被变相增加。
在金融市场业务方面,债券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也会发生交税增多的情况。
债券方面,营改增之前的做法是买入债券后卖出债券前不交营业税,发生卖出交易时才交,营改增之后的做法则是,买入债券持有到期期间利息收入视同贷款利息收入,都要缴纳增值税。唐先生所在银行去年有持有至到期的债券利息收入超1.5亿元,预计增加税款1000万元。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方面,营改增之前都将这块利息收入视为金融企业往来,免征营业税,但营改增之后则视同贷款,需要缴纳增值税。唐先生所在银行去年有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近1亿元,预计增加税款超过500万元。
除了这些业务面上的税负增加,行业里不少银行都有一个“公开的秘密”做法,那就是给到银行业务人员的绩效奖励等,其中一部分是用发票报销的,而其中又有大量发票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是“增值税普通发票”,这样就无法抵扣进项税款,而这一块也可能增加银行的税负成本。
银行账本:税负减少部分
单是看税负增加的部分,在银行业利润增速已经下滑之际,一些银行管理层人士表示“肉痛”;但好在营改增新政落地后,由于增值税进项税可以抵扣,以及“自结息日起90天后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可以不缴纳增值税等因素,银行也有“省税”的地方。
唐先生所在银行抵扣掉的最大一块税负,就是该行有15亿元的营业费用,可抵扣进项税至少3700万元,这就是营改增后,该行可以活生生多出来的一笔利润。
其次,该行还有一些固定资产的购入,这里也有近500万元进项税可以抵扣。
在“逾期超90天的应收未收利息”方面,营改增之前没有明确这部分利息到底要不要缴税,而唐先生所在的银行其实都为此缴纳了营业税,但营改增新政明确了利息未收到时暂不缴纳增值税,待实际收到利息时按规定缴纳。这对于资产质量下降的银行业而言是件减负的好事。高原所在银行去年新增逾期超过90天应收未收利息就有1.5亿元,营改增后预计减少税款800万元。
综上,“有出有进”之后,唐先生所在银行在营改增后,在假设性的财务模型里,有可能多耗费5000万元左右的税负。而这家银行去年的净利润还不足15亿元。
两块“补丁”:省了一大笔
“这两块补丁是大头,如果要交税,市场影响满大的。”唐先生指的两块“补丁”是“质押式买入返售金融商品”和“持有政策性金融债券”的利息,已被明确免于缴纳增值税。
据民生银行固收团队此前分析,由于营改增政策对不同种类债券带来的税收影响不同,在政策性金融债和信用债配置成本上升幅度大于国债及地方债的背景下,二者的理论利差将进一步走阔,持有至到期账户中金融债和国债、信用债和国债之间的理论利差上升 32~37bp,交易账户中理论利差上升5~7bp,在考虑交易型和持有至到期型比例的基础上,由于营改增带来税收成本的变化,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债的理论信用利差将走阔26~30bp。“这等于是加息的效果了。”他认为,如果要转嫁掉这块的不利因素,银行间的利率就有可能上行。
所幸有“打补丁”政策。唐先生表示,在一个同业的微信群里,和他一样的银行金融市场部或同业部人士都表示“如释重负”。
他表示,这两块“补丁”里,影响比较大的是政策性金融债。在其银行,持有的债券里60%以上都是金融债,而金融债里90%以上都是来自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农发行这三家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债。据其表述,其他银行持有的债券结构也有相似的地方,大家都不敢配太大量的地方债等,一般都有相当配比的金融债,且金融债中以政策性金融债为主体。
截至4月30日,唐先生所在银行政策性金融债的持有量逾百亿元,票面利息收入就有4.8亿元,如果按6%计税金,需要多交近2900万元。
两块“补丁”里,“质押式买入返售金融商品”这块影响不大,该行的逆回购业务做得不算多,其中“买断式”的更多,“质押式”的原本利息收入就不足2000万元,因此即使要按6%计税也不过100多万元。
唐先生的表述仅代表了其所在银行的情况,并非所有银行在营改增之后都会出现利润下滑,也有银行“进项抵扣税”比较高,比如能取得增值税发票的开支较多,或是购进固定资产较多的,尤其是对于有大额投资建造房产项目者,如果项目能取得增值税发票,则营改增后可以抵扣掉大额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