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领域的蝴蝶效应
![]() |
你是否曾经思考过,为什么你可能遇到两个或更多看似完全相同的市场形态,但其中一个朝着特定方向发展,而另一个则完全随机地移动,甚至可能开始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
马克·道格拉斯在《交易心理分析》一书中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最佳答案。他的解释大致如下:
市场中的每一刻都是独特的,发生的情况取决于当时积极参与某只股票或金融工具交易的交易者、他们的信念以及他们在那个时间点的买卖行为。
例如,以某个股票指数的图表为例。会有许多市场参与者根据他们所看到的情况(比如某种价格形态)采取行动,这将导致特定的价格变动。
几周之后,在同一指数中可能会出现一模一样的形态。这种情况本身极为罕见,也会存在细微的差别,但在此我们假设价格走势中呈现出的相同基本“模式”或形态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要使同样的后续价格变动再次出现,具有相同信念的相同市场参与者必须以相同的买卖活动顺序在市场中进行互动,从而产生同样的价格变动。
如今,假设有成千上万的交易员都在盯着同一张图表或信息,准备根据所见采取行动,这种情况会有多频繁地发生呢?
只需一名交易员做出不同的决定,或者在价格变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买卖,就可能改变整个价格变动的性质,这可能会影响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买卖决策或活动。
某一特定的价格形态实例可能会引发大幅的价格波动。几周后出现同样的形态,却可能很快停滞并反转,这是因为交易该指数的市场参与者构成发生了变化,他们的信念以及自身的买卖行为也有所不同。
当然,在任何不同的时间点,都会有一些外部因素或催化剂出现又消失,它们可能会影响市场参与者及其行为,比如整体市场情绪或经济新闻。
这就是为什么交易是一场概率的游戏,而非绝对或确定无疑的事情。
实际上,这就是交易领域的“蝴蝶效应”。我们常在天气预测方面听到这个说法,一只蝴蝶在南美洲扇动翅膀,几周后可能会影响欧洲的天气模式。
马克·道格拉斯所谈论的正是同样的原则。
一位驻纽约的交易员与市场的互动可能会影响到驻法兰克福、伦敦或其他任何地方的人。不过,在金融市场中,模式及其随后的反应可能在任何一秒钟发生变化。
因此,任何一个交易者或投资者与市场的互动都有可能引发人们对价格可能如何变动的看法转变——从而直接影响任何其他买卖活动。
我读了好几遍《交易心理分析》才真正领悟到这一点,但一旦我明白了,就觉得完全合乎情理。仔细想想,这其实显而易见。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坦然接受自己无法以任何程度的确定性预测事情的发展。因此,你需要确保自己只从概率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交易执行中做好规划,确保不冒过高的风险,同时也要接受自己会遭受损失,即便是在最符合你标准的交易中,即便这些交易与最终盈利的交易如出一辙。
![]() | ![]() |